首页 征信正文

征信可以花钱修复? 加入“反催收联盟”可以减免债务?

知卡网小编 征信 2022-05-19 14:14:46 584 0



你相信吗?

征信可以花钱修复

加入“反催收联盟”可以减免债务

1234522.jpg

别上当!你有可能遇到“金融黑产”了,

分分钟成为被收割的“韭菜”!

今天帮你整理出以下“金融黑产”常用的套路,帮你刷亮眼睛,识破骗局!





所谓“征信修复”(或者“信用修复”“征信铲单”“征信洗白”等),近几年在各网络平台层出不穷。




“征信修复”的套路


  • 一位曾看到“任何征信逾期都可以人工修补,不成功不收费!”网络信息的网友,因名下信用卡有两次逾期记录,在咨询对方修复记录要收费3000元后,果断地转了1000元定金,结果对方收钱拉黑,再也联系不上。

  • 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付费课程的套路,赚取高额的培训费,实际上这些课程在网络上都是免费的,对于自身的征信修复没有实质作用

  • 还有人说自己“有关系”,可以走特殊渠道,通过伪造证明、公章、文件帮助修复,可是一旦交钱,那人却早已不见踪影

  • 更有人“代理维权”举报金融机构,对有征信修复需求的人说可以通过“闹”的方式解决问题,产生许多恶意投诉案件。这种行为占用信访资源不说,一旦被识破还会给消费者带来被起诉的风险




以上,都是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急于“消除不良记录”的心理,混淆“征信异议”和“信用修复”的概念,打着“征信修复”的幌子,通过虚假宣传,诱导、代理、组织社会公众反复投诉举报金融机构,借此从中牟利。甚至涉嫌实施伪造公文等违法犯罪活动,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,损害征信系统客观公正,扰乱正常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局。


根据我国《征信业管理条例》,如果认为征信机构采集、保存、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、遗漏的,信息主体可以免费征信机构、信息报送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提出异议申请,要求更正,完全不需要通过中介花钱去办理


多数所谓能够帮助消费者进行“征信修复”的机构本身并没有资格和能力经营征信业务。换言之,大多数的“征信修复”都不可信,试图通过这些机构修复征信的目的很难达到,且存在极高风险:


01.消费者支付给所谓“征信修复”机构服务费后,往往并不能达到其目的,反而容易因为拖延时间导致自己的征信不良记录增加

02.消费者在支付服务费发现被骗后,服务费极难追回

03.非法从事“征信修复”业务的机构在所谓服务的过程中,往往会以服务名义索要消费者的身份证件信息、财产信息、个人实名电话卡等。对消费者而言,其个人信息便有被泄露、乃至被滥用的风险。

04.消费者若被教唆采取缠访、闹访等行为试图修复个人信息的,有可能需承担行政法、甚至刑法上的责任





所谓“反催收联盟”(或“代理维权”、“逾期管理”),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反催收技巧来招揽客源,教唆债务人恶意投诉,帮助债务人制造虚假困难证明材料来与银行、金融机构协商还款,最终达到减免费息、分期还款的目的,甚至在协商完成后将债务人的信息贩卖给其他机构,形成链条化、专业化运作模式。


新冠疫情之下,的确有一部分借贷人面临还贷压力,但也有小部分人对偿还贷款有‘老赖’心理,这部分消费者就成为“非法代理”的“猎取”目标。




“反催收联盟”的套路


一旦消费者与这些“反催收联盟”公司签订了委托协议,就变成了“提线木偶”:

  • 一方面,“反催收联盟”会教唆客户伪造虚假材料,比如身患重疾的材料、唯一住房证明、涉刑证明、死亡证明、修改征信为多头债务等,继而拿着这些假证明,胁迫银行、金融机构免息分期或本金减免。如果胁迫成功,就可以获得逾期客户丰厚的尾款

  • 另一方面,如果虚假材料被识破也没有关系,“反催收联盟”会将虚假材料作为证据,转而向客户勒索




等于是一旦落入到“反催收联盟”的圈套中,成功收钱,不成功也收钱。


而被胁迫的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,银行、金融机构也成为“反催收联盟”猎取的对象。


“反催收联盟”本质是逃废债,不仅扰乱了金融机构正常的贷后管理,而且也打乱了社会信用体系,甚至危及到金融体系的稳定。监管正在打击金融黑产,“反催收联盟”事实上已经涉及到了金融诈骗


近年来,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银保监会、公安部等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措施对金融黑产进行严厉打击,在与网信办、市场监督管理局、行业协会等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密切配合下,联动打击金融黑产违法犯罪行为,提高打击金融黑产犯罪效率。2021年2月26日,银保监会明确表示,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,将推动200多家机构接入各类征信系统,加强对“反催收联盟”等违法违规网络群组的治理。而行业内首个金融行业共享互助组织“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”也已经诞生。


近期,我司成功识破了多起非法金融黑产投诉,并对相关恶意报复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人员进行了起诉。威仔提示消费者:“反催收联盟”涉嫌违法犯罪,会使金融消费者身陷泥潭而不知。消费者应当强化理性消费、合理借贷意识,切勿轻信“反催收联盟”的“忽悠”,否则可能导致人财两空。


-END-



征信修复反催收